首页

艾彩视频网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4 09:40:53 作者:海内外炎黄子孙湖北随州共拜炎帝神农 浏览量:74871

  中新网多伦多4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中国银行(加拿大)、加拿大中国商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4月1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当地时间4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图为出席推介会的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致辞,鼓励加拿大特别是安大略省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中新网记者 余瑞冬 摄

  出席推介会的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加经济高度互补,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安大略省作为加拿大经济桥头堡,对华经济合作十分紧密。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安省第二大国际贸易伙伴地位。欢迎加拿大特别是安省企业继续参加进博会,把更多的优质特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推向中国和全球市场。总领馆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大家一起为中加经贸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

当地时间4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图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作视频致辞,表示期待与加拿大企业今年金秋相聚上海。中新网记者 余瑞冬 摄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加拿大企业是进博会的常客,其中既有六届“全勤生”,也有慕名参展的“新粉丝”。除了企业直接报名,加拿大有关省政府和商协会还持续参与并组织了众多中小企业抱团参展。加拿大展商和机构的进博故事体现了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也展现了加拿大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热情。他期待与加拿大企业今年金秋相聚上海,并相信进博会将持续成为中加经贸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银行(加拿大)行长、加拿大中国商会会长邓军鼓励加拿大企业通过参展抓住中国机遇,并表示,中国银行乐意发挥自身优势,为加拿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切实帮助和服务。

  加中贸易理事会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高诗如(Sarah Kutulakos)表示,进博会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对海外产品的需求。希望加拿大参展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进博会的平台,吸引更多买家的关注。

  加拿大创业协进会会长陈婉莹表示,该会作为招展机构,致力促进加中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将继续帮助加拿大企业拓展交流机会,结识中国的潜在商业伙伴。港加商会(多伦多)会长庄桂华表示,世人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造福国际社会。进博会带来的不仅是订单,更是未来和希望。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参赞衔领事刘林林向加拿大创业协进会和Expo Plus咨询公司颁发了第七届进博会招展授权书。

当地时间4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图为加拿大创业协进会代表分享参加往届进博会的经验与收获。中新网记者 余瑞冬 摄

  来自加拿大安大略、萨斯喀彻温、阿尔伯塔等省份、各行业的逾50家企业和商协会的代表出席此次推介会。往届进博会部分加拿大参展商代表分享了参展收获,肯定进博会对于助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所具有的巨大价值,及其体现出的中国机遇、中国力量。加拿大出口发展局代表介绍了对参展企业的相关支持措施;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代表对进博会参展常见问题作了解答。

  第七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学生脱口秀邀请赛在重庆精彩上演 选手展幽默搞笑天赋

双方同意,加强农业合作,推进农产品种植加工等领域合作。加强防灾减灾和气象合作,相互交换汛期水文资料,推进水资源综合管理、洪旱灾害预防、水利科技等领域合作。推动中越科技人文合作,加强核安全法规管理规定、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领域合作。

中央统战部举办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

“此次活动是京澳两地高校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张征表示,将持续推动青年学生交流学习常态化、机制化,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了解、互学互鉴,共同成长进步。

“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视频大赛颁奖 讲述“非凡香港”

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清云说,该研习营已成为陇台青年交流的品牌项目,为两岸师生搭建了实践观摩、感知体验和交流互鉴的生动平台,今后将持续扩大两岸青年交流的参与面和获得感,让两岸青年更加紧密融合在一起。(完)

逾230个香港品牌将进军内地电商市场

物品编码是指按一定规则对物品赋予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处理的代码,物品编码工作被形象地比作为商品、物流和企业管理植入“数字基因”。物品编码家族中广为人知的一员就是商品条码,它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条码技术,使全球各商业组织之间可以无障碍进行信息对接。

世贸组织发布报告重申贸易重要性 中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织补六件套、几架缝纫机、各色的团线整齐摆放,织补好的衣服静静悬挂、等待重回主人怀抱。高端织补融入平凡日常,是一次探索,更是一种匠心。“我从事织补工作已经整整48年,培养了五六百名织补工艺人才、遍布全国。在了解到‘修补巷’规划后,我们看到了街道为百姓服务的初心。在这儿开店,我们不为钱,是为了服务更多百姓,传承和发扬织补技艺与传统工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